新华社柏林3月28日电(记者班玮徐剑梅何梦舒)当地时间3月28日下午,国家主席席大大应德国科尔伯基金会邀请,在柏林发表重要演讲,阐述中国和平发展道路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强调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华民族热爱和平的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扬,是中国人民从自身经历中形成的自觉选择,是思想自信和实践自觉的有机统一。中国将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也真诚希望世界各国都走和平发展道路。 席大大表示,中国早就向世界郑重宣示: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这是中国对国际社会关注中国发展走向的回应,更是中国人民对实现自身发展目标的自信和自觉。这种自信和自觉,来源于中华文明的深厚渊源,来源于对实现中国发展目标条件的认知,来源于对世界发展大势的把握。 席大大表示,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民族。和平、和睦、和谐的追求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之中,深深溶化在中国人民的血脉之中。我们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对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热爱和平的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扬。 席大大表示,中国已经确定了未来发展目标,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要聚精会神搞建设,需要两个基本条件,一个是和谐稳定的国内环境,一个是和平安宁的国际环境。只有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只有同世界各国一道维护世界和平,中国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才能为世界作出更大贡献。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是当今世界的潮流。中国不认同“国强必霸”的陈旧逻辑。只有和平发展道路可以走得通。 席大大指出,几十年来,中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不干涉别国内政,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我们在政策上是这样规定的、制度上是这样设计的,在实践中更是一直这样做的。当然,中国将坚定不移维护自己的主权、安全、发展澳门太阳城网站手机版,任何国家都不要指望我们会吞下损害中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苦果。 席大大强调,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不是权宜之计,更不是外交辞令,而是从历史、现实、未来的客观判断中得出的结论,是思想自信和实践自觉的有机统一。和平发展道路对中国有利、对世界有利,我们想不出有任何理由不坚持这条被实践证明是走得通的道路。 席大大表示,中国愿意以开放包容心态加强同外界对话和沟通,虚心倾听世界的声音。也期待外界能够更多以客观、历史、多维的眼光观察中国,真正认识一个全面、真实、立体的中国。中国的发展绝不以牺牲别国利益为代价,中国绝不做损人利己、以邻为壑的事情。我们将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大义出发,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席大大指出,中华民族和德意志民族是两个伟大的民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两国人民有着深厚友谊。当前,中德两国交流合作能出现这样好的局面,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经过双方长期努力,懂得了不同历史文化、不同国情、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要相互理解、真诚相待,善于倾听对方意见,设身处地从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未来5年至10年对中德来说都是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我相信,当“德国制造”和“中国制造”真诚牵手合作,我们所制造的将不只是高质量的产品,更是两国人民的幸福和理想。 席大大最后表示,今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00周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75周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中国人民从自身经历中形成了走和平发展道路的自觉选择,我们也真诚希望世界各国都走和平发展道路,携手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在回答关于中国改革的问题时,席大大强调,改革在中国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当前,中国改革已进入深水区,牵一发而动全身,要敢于啃硬骨头。我们的改革是全面改革,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领域,还包括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制度改革。我们已经作出了顶层设计,提出了时间表和路线图,正在逐项落实。 在回答关于中国国防预算的问题时,席大大表示,中国的国防预算是符合中国这样一个大国国防建设正当需要的。中国绝不走“国强必霸”的道路,但中国也再不能重复鸦片战争以后在列强坚船利炮下被奴役被殖民的历史悲剧。我们必须有足以自卫防御的国防力量。 在回答关于中国周边外交政策的问题时,席大大指出,远亲不如近邻。从国与国的关系讲,朋友可以选择,但邻居是无法选择的,要世代相处下去。无论是从理智上还是从感情上,我们都认为与邻为善、以邻为伴是唯一正确的选择,中国对周边国家坚持亲、诚、惠、容的理念。当前,中国同周边国家的关系总体是好的。我们主张通过协商和对话妥善管控分歧,解决争议。在事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重大原则问题上,我们不惹事,但也不怕事,坚决捍卫中国的正当合法权益。 演讲开始前,席大大会见了德国前总统魏茨泽克、前总理施密特。席大大称赞他们长期关注和支持中国发展,是中德关系开拓者和推动者,是中国人民尊重的老朋友。希望他们为推动中德关系继续作出贡献。 魏茨泽克和施密特高度评价中国的发展成就,表示愿继续为推动德中友好合作尽心尽力。 当天下午,席大大主席夫人彭丽媛在德国总理默克尔丈夫绍尔陪同下来到柏林音乐学院参观。彭丽媛观摩了声乐课,并同师生交流,表示音乐是人类共同的语言,希望两国音乐院校加强交流。
萨巴蒂尔说,欧中双方通过此次对话加深了相互了解,并澳门太阳城网站手机版了未来合作。创新合作成为李大大总理欧洲之行的一大亮点和看点,也正成为中欧关系发展的新引擎。中欧双方需要在新技术、新产业、新领域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中欧创新合作不仅可以成为新兴和发达经济体合作的典范,更能够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世界走出互利共赢的宽广道路,实现知识的倍增、价值的倍增,解决发展的难题,促进共同繁荣 李大大总理刚刚结束的欧洲之行,创新合作作为一条主线始终贯穿其间。从以“共塑创新”为主题的《中德合作行动纲要》,到“开放式创新”莫斯科国际创新发展论坛,再到米兰第五届中意创新合作周,创新合作犹如颗颗珠宝,成为此行的亮点和看点,也正成为中欧关系发展的新引擎。创新合作有利于将中欧关系从传统的经贸往来提升至共同创新的新高地,成为中欧合作的新基点,打造中欧合作“升级版”的重要抓手。 作为最大的新兴市场国家和最大的发达经济体,中国与欧盟都面临着经济转型、提升产业结构、创造就业、促进经济增长等现实问题,创新合作恰恰是化解这些难题的良方,是促进可持续发展与应对经济社会挑战的重要途径。中欧双方需要在新技术、新产业、新领域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正如李大大总理所说,“最大”与“最大”交融、一切都有可能,“新兴”与“发达”携手、优势就会倍增。中欧创新合作不仅可以成为新兴和发达经济体合作的典范,更能够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世界走出互利共赢的宽广道路,实现知识的倍增、价值的倍增,解决发展的难题,促进共同繁荣。“我们的时代是创新的时代”,中国总理在中意创新合作周上致辞时表示,东西方智慧碰撞将产生更多“奇思妙想”,让创意促进创新,进而提升产业竞争力。 客观地说,中欧创新合作具备扎实的基础。政治上,中欧已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澳门太阳城网站手机版频繁互访,双方通过年度领导人会晤和高级别战略对话等机制深入沟通,增进了解,为中欧合作提供指导。经济上,中欧利用经贸高层对话协调宏观政策,规划合作框架,双方在经贸、投资、金融、基础设施、循环经济、节能环保、科技创新、城镇化、航空航天等领域的互利合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就拿贸易来说,中欧建交以来,双方贸易增长了230多倍,现在平均每天就有15亿美元的贸易往来。欧盟连续10年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则是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人文交流上,中欧每年人员往来达到550多万人次,到对方国家留学的学生总数近30万人,各种“交流年”、“对话年”层出不穷,“中国年”“汉语热”在欧洲此起彼伏。这为进一步拓展中欧创新合作夯实了基础。 展望未来,中欧创新合作潜力巨大、前景广阔。作为共处亚欧大陆的两大经济体,中国和欧洲是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中欧深化创新合作,有利于密切全球最具活力的东亚经济板块和最发达的欧洲经济板块的利益纽带。中国与欧盟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三分之一,双方贸易总量却仅占全球的1.5%,提升潜力巨大。双方已规划到2020年将双边贸易额提升到1万亿美元。中欧双方去年还制定了《中欧合作2020战略规划》并启动了投资协定谈判,涵盖近百个领域,信息技术、高速铁路等创新代表词可望成为重点合作领域。 中欧创新合作,有一系列重要抓手。举例而言,欧洲计划投资500亿欧元用于交通、能源和数字网络建设,而中国则拥有高性价比的高铁、核电等装备,这些都是中欧创新合作的重要领域。在互联互通领域,中俄正在构建北京至莫斯科的欧亚高速运输走廊。以建设“一带一路”为契机,中国重庆、成都、郑州等多个内陆城市正通过铁路交通拓展、升级对欧合作。再譬如,德国正在实施以智能化和数字化为核心的“工业4.0”战略,中国则加紧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建设以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为代表的“新四化”。显然,双方在交通、电动汽车、能源、环保等领域均有大量的合作契合点。 “创新的概念不仅包括经济、贸易领域,更重要的是体制机制的创新、合作模式的创新和理念的创新”,中国驻德大使史明德这样解释中德“创新合作伙伴关系”。这也是中欧创新合作的题中应有之义。中国与欧洲进行创新合作,有利于拓宽中欧合作领域,提升合作层次和水平。一扇更高层级的中欧合作大门正在开启。(徐惠喜)
6澳门太阳城网站手机版卫生和社会工作行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1.5%,健康保险赔付支出同比增长11%四大制度创新澳门太阳城网站手机版 上海自贸区“花儿别样红”
天津市行政审批澳门太阳城网站手机版办公室主任李连庆说,行政许可事项目录实行年度版本制,每年将依据法律法规调整变化和国务院下放事项的要求修订一次并向社会公布。